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原始农业民俗的主要特征是机耕

发布时间:2023-05-03源自:未知 作者:admin阅读( )

原始农业民俗的主要特征是机耕

原始农业民俗的主要特征是机耕

原始农业民俗的主要特征是机耕

手推车木制独轮两辕小车,用人力推动,又称独轮车。行走时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装上芨芨筐子可运送粪土,取掉筐子可运送粮食口袋或麦捆等,一般载重100公斤左右。上世纪60年代后为了减轻劳动强度,人们在工具改革中,首先试验在木轮上钉胶皮,继尔改为滚珠轴承,尔后又改作汽胎轴承,车盘也多由木制改为钢管,推动轻便省力,农家均有,

原始农业民俗的主要特征是机耕

役畜耕作使用的畜力,主要有牛、驴、马、骡、骆驼等。牛占境内役畜的绝对数值,它能耕、能拉车。驴次之,它能驮,能拉碾、能推磨,用草料也少,但由于力量小而很少用来耕地。每头驴驮重约100至140斤,因食料少,繁殖快,体小灵便,无论长途、短途,大道、小路均可行走,因而农户大多养驴。民国时期,毛驴驮运的作用仅次于骆驼。据1949年统计,全县养殖量达1.14万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驴驮运被机械运输逐步代替,但在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上如磨面、碾米、耙地、乘骑等仍广泛使用。1970年以后,由于小型农业加工机械和自行车大量增加,毛驴的作用逐渐减少,1990年仅饲养8568头。马较少,它供人骑乘,能驮、能拉车,担草料量也大,非一般农家所能拥有。骡子也较少,养骡子几乎成了大户人家的标志。

原始农业民俗的主要特征是机耕

骆驼是永昌历史上重要的长距离驮运动力,由于骆驼利于在沙漠戈壁中行走,被誉为“沙漠之舟”。每峰驼负重约120公斤,日行70里,昼夜兼程可行100至180里。据记载,西汉时期就曾大量养殖。到明、清和民国时期,永昌养驼业仍很兴旺,驮运发达,尤以北乡(今双湾、宁远堡、河西堡)为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骆驼仍为永昌县主要运输工具之一。据1949年统计,全县有骆驼2697峰,役用1500多峰,共有骆驼帮(民间运输组织)20个左右,大帮有驼100峰左右,小帮有驼30峰。到1961年以后,随着公路、铁路的逐步建成,骆驼由驮运动力转变为拉车和农田役用。尔后被农业机械化取代,1990年,全县仅有骆驼300峰。

拖拉机境内使用拖拉机始于上世纪60年代,普及于上世纪80--90年代。上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到户生产责任制后,手扶拖拉机几乎成为家庭农耕用具,耕地、耙地、播种、收割、运输,全部由它完成,真正实现了一机多用。

原始农业民俗的主要特征是机耕

手扶拖拉机是柴油内燃传动的小型12马力农业和运输机械,有运输、耕地、耙地、耱地、收割、打碾和做为动力机械使用的多种功能。1970年以后永昌开始使用,1980年以后,已成为农民理想的短途运输与农田作业机械。1985年,全县拥有4300台,1990年达13260台,其中私人经营的占99%。

,

    右侧广告A一340*250
    右侧广告B一340*300

    Copyright ©2008-2022 石柱百科网 版权所有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渝ICP备202300511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