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宠物 >

腾讯日漫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5-05源自:未知 作者:admin阅读( )

“狗日的”腾讯只会抄袭?其实你知道的都是错误的!(1)

“狗日的”腾讯只会抄袭?其实你知道的都是错误的!(2)

“狗日的”腾讯只会抄袭?其实你知道的都是错误的!(3)

腾讯微信阅读、QQ阅读重磅推出年度图书《腾讯之道》

作者:艾永亮\刘官华\梁璐

节选自:《腾讯之道-我们应该向腾讯学什么》

腾讯日漫有哪些

进入2005年,腾讯大量的增值业务,如Qzone、QQ秀,开始附加到QQ上面,且实际营收已经超过了QQ本身,所以在业务方面,腾讯部门间交流日渐频繁。但是,碍于传统的四大部门体系,越来越多的时间不得不被消耗在跨部门的沟通上。为解决这一问题,腾讯在那年把这些附加在业务部的增值业务全部剥离出来,单独组成BU[1],从而在内部形成了B0、B1、B2、B3、B4这五条业务线,及S.O.R(S代表职能系统,O代表运营平台系统,R代表平台研发系统)三个支撑线的格局。腾讯通过把各个业务独立出来,让每一个EVP[2]开始像一个单独业务的CEO般,独立管理各个BU的业务。经过此番调整,每个独立的业务都拥有了自己的发展空间,进而获得快速的成长。

腾讯日漫有哪些

到了2012年,腾讯又面临一个新的挑战。当时腾讯的PC业务已经触摸到了发展的天花板,难再寸进,而移动业务领域越来越有市场,营收已经远远超过了PC端。于是,腾讯内部的各个BU都开始往移动业务方面倾斜,致使手机QQ、QQ空间、Web2.0,这些本来自成体系的产品,被分散到了不同的BU,降低了工作效率,更伤害了用户价值。于是,腾讯此时做出了第三次业务架构的调整,把BU制改成了BG[3]制,并让各个BG独立出来,微信也在此时被设置成为一个独立的BG。此外,腾讯还把原来的搜索业务和电子商务进行剥离,分别划归至搜狗和京东,为下一次业务发展打造出了有利的组织基础。

腾讯日漫有哪些

事实证明,腾讯的这三次架构调整幅度,每一次都十分彻底,并非简单地打一个补丁。这种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对组织架构进行根本性转变的行为,既需要极大地魄力,更需要创新的智慧。

为什么腾讯可以连续不断地创新,并且每次创先都可以在产品业务、组织架构、商业逻辑上取得让人艳羡的成功?这要归功于腾讯体内那个不为外界所知的创新引擎:推崇创新和容错机制,这套完整的创新机制,可以保证各种有效的创新源源不断地被创造出来。

(1)推崇创新

腾讯对创新的追求已经达到了无可阻挡、“令人发指”的程度,所有的业务发展或者是个人业绩都要通过创新的衡量,才会被真正肯定。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纬度看出腾讯这种“丧心病狂”般的创新驱动:

1)对市场的敏感度,对用户的把握

腾讯内部有个BG叫战略发展部,是腾讯对外创新的窗口。这个部门基本上不承担KPI指标,职责为对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创新产品进行跟踪和扫描,这就等于腾讯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来负责与市场上最新的产品保持连接。此外,腾讯各个业务部门里也有相应的市场部人员,他们同样会定期去扫描所在领域最新的产品。即便身为资深大咖,腾讯也尽力让自己每时每刻都是互联网世界的“小鲜肉”。

2)超出预期才是真正的考核标准

腾讯所有的考核都需要超出预期才能拿到最高的评分。腾讯内部的SABC考核制度(现已升级为五星考核标准,本质未变),S的意思就是超出预期。在这种制度面前,仅仅在考核期内做得很好、没有犯过错误、完成了业务量还不够,只有那些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做出了一些创新的员工,才能拿到最好的评价。而且,不论基层员工,还是中层领导,要获得晋升,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创新的能力。同样的,腾讯员工要想让领导认可,让身边的同事认可,就必须拿出一个超出预期的业绩来。

3)前期立项宽松,上线后看数据

腾讯产品的前期立项时相对宽松,允许各个部门在自主范围内自定义选择项目,这种宽松极大地保证了很多创新的想法不会被扼杀掉。立项以后,领导同样也不会给这些新生项目任何约束,而是保证这些项目有足够的空间去成长,当然在这期间难免会有一些新项目夭折。当存活下来的项目上线以后,腾讯的领导会通过关心项目的数据情况,时刻把握到项目的进度,但是在这期间又会有一些项目牺牲掉。所以,腾讯为各个项目仅仅提供适合的土壤,让他们去尽情生长,在这过程中过滤出好的项目,最后推向市场。

4)内部的创新机制

腾讯内部有一系列的创新机制。

腾讯每年颁发给内部最大的奖项就是微创新奖,年会上还会安排专门的颁奖仪式,电梯的广告也将对获奖者进行宣传。

腾讯非常重视专利。早在2003年,腾讯就开始在申请专利方面下功夫了,目前腾讯的专利数量在国内互联网企业中排名第一。腾讯甚至在内部设置了一个专门的部门来协助和鼓励员工进行专利申请,这个部门会告诉员工申请专利的格式要求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申请通过,腾讯还会给专利人一笔数额相当可观的奖金。

截止2013年4月,腾讯已经有超过8000件国内外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的比例在99%以上,国外专利的申请占总申请量的25%。专利累计授权已突破1400件,在全球互联网公司中专利申请及授权总量均位居前三位,成为名副其实的申请专利和拥有授权专利最多的中国互联网企业。[4]

腾讯真正重视的是创新榜单和专利榜单,而那些外界为腾讯所做的市值榜单、营收榜单等,往往并不能获得腾讯的关注。

腾讯通过建立这种有形的机制和无形的引导,让这只企鹅体内所有的“创新”激情都可以被不断激发出来。

(2)容错机制

当一个团队在快速奔跑找寻新的业务拓展方向时,难免会经历失败挫折。因此,及时给予这些失败的团队以鼓励,让他们能进行持续创新,非常重要。

腾讯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容错机制。在容错机制下,犯错是被允许的,并且在错误出现之后,企业第一时间做的并不是去追究责任,而是客观地分析失败背后的原因,吸取经验教训,以便在下次做得更好。在这里给大家分析几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发生在“3Q”大战的时候,腾讯陷入了软件互相卸载的被动局面。虽然这是由腾讯当时决策失误造成的,但即便是在那种突发的舆论压力下,腾讯也没有立即追究做这个决定的PR[5]部门的责任,而是思考如何尽快让事件往好的方向演化。后来腾讯邀请了大量的外部专家,做一次会诊,找到病灶,然后吸取经验教训。

另一个例子与一款叫做QQ圈的产品相关,这是腾讯内部做的一个让陌生人通过关系链互相认识的产品。这个产品由一个小团队独立开发出来,初衷是让大家通过自己的好友来认识好友的好友,从而结识更多的人,根据六度理论来拓展自己的关系链。该项目开发出来之后,在领导会议讨论上线前夕面临非常强烈的质疑,因为当时该产品无法保证在打穿一个人关系链的同时,还能够保证该用户的隐私,所以这款产品在那次会议上最终被驳回了。

但该项目组并没有因为这次挫折就放弃,他们还是在不停地优化、迭代,尤其是在用户隐私保护方面做出进一步改进,最后终于成功通过审批,进行了灰度测试。然而,在灰度测试期间,腾讯接到了大量的用户负面反馈,还是关于隐私安全方面的质疑,于是这款产品又被下架了。

也许,在其他企业这种历经两进两出的产品就直接被pass掉了,团队也会因此解散。但在腾讯,QQ圈这款产品还远没有结束,一直在持续地优化迭代,不断加强对用户隐私的保护,最终突破层层难题上线了。如今,这款产品仍在QQ上,被用户津津乐道地使用着。

还有一个例子,腾讯团队曾经开发出一款中国风的RPG[6]游戏——QQ仙侠。这款游戏的研发时间长达五年,在这五年期间,美术配置被推翻了五六版,人物设定被推翻了三四版,研发团队也被更换了两三个。但是,即便这样不断变化,不断试错,腾讯依然给予这个项目充足的空间,并没有因此就将之停止。在腾讯看来,尽管这个项目失败了很多次,的确浪费了一些时间,但是这些试错的经验都被积累了下来,为腾讯其他自研产品提供了借鉴,节约了时间。

最终QQ仙侠经过整整五年的研发,终于上线,可如果腾讯没有如此宽松的容错机制,仅靠推崇创新,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的。

以上两点让我们看到,推崇创新和容错机制是支撑腾讯不断加速创新的两大引擎,可以让他不断创造出更多的创新。

[1]指的是腾讯内部的业务单元,是business unit的简称。

[2]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中文是公司执行副总裁。

[3]指的是腾讯内部的业务部门,为business group的简称。

[4]数据来源于广东省知识产权局。

[5] PR是指PublicRelations,即公共关系部门。

[6]角色扮演类游戏(Role-playing game)

,

    右侧广告A一340*250
    右侧广告B一340*300

    Copyright ©2008-2022 石柱百科网 版权所有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渝ICP备2023005114号-2